重五仲夏|居湖归心,重拾中华信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当湖水荡开内里的世界
当粽叶绽人间的风情
是一抹湖澜,是一方诗意
放肆而出的是身心安祺
是千古的情怀,至今流眄
已抵达的故乡,澹澹怀思
当龙舟行至,又是一年相逢
——《端午节》
仲夏重五 人文千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载体,华夏文化历经千年演进,留下了璀璨熠熠的文明之花,如除夕、元宵、端午、中秋这样的中国节日,这些节日背后,是华夏儿女千年生产生活的缩影。
端午的故事,源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一代楚辞鼻祖屈原,国破心悲,以身殉国,自投汨罗江,从此人间再无“香草美人”。当时吴越一带,春秋之前,在五月初五日进行龙舟竞渡,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天殉国,便演变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示意图
端午正值仲夏,一年之正中,时清复长。此时天淡云飞,艾叶香蒲正是青翠。端阳当日,人们沐浴芳兰,家家祭祖,五彩线轻缠于手臂,艾符斜挂于门前,蒲酒满斟而饮,包粽子,赛龙舟,趋吉迎福,悼屈子,寄安康。
中国人的文化情结是深厚恒远的,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维系,家更是直接的具象表现。江河出而华夏生,知时序而家兴。
以家为名 抒写人文
在国人心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泱泱中华千年,家国情怀是永恒的话题。屈子之所以被后世称颂至今,正是其伟大的爱国情怀。
从家出发,到国家乃至天下,一脉相承,共同支撑着民族脊梁,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吾乡岛实景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基于我们对天的敬畏,天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
从自然层面来说,日月运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有其亘古不变的运行规律。从社会层面来说,天就是老百姓。《尚书·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吾乡岛实景
《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刻录在中国人心中恒永的人文箴言,体现在处世治家的文化表达之中。
厚重宏阔的文化肌理,以及家国情怀的思想信条,组成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以及生活空间。
居湖为家 归心人文
纵览华夏五千年,惟有家国难尽话;拟把山水邀入院,写就春秋以为家。
在9000亩湖山大境中,吾乡将人文与家的萦系著写而出,此心安祺,便是吾乡,便是吾家。
吾乡岛实景
湖山中筑家,得获天人合和的境界。吾乡瞰湖高层,在湖畔享拥四季盛景,在波光与霞光的飞驰中,洞察人生的热闹与静谧。俯仰辽辽湖岚,渐悟人生的高度。
推窗瞰湖,是吾乡湖景洋房的诗意所在。打开窗,打开诗和远方的,湖上翻飞而出的是生活的本味;倘或游湖而去,湖畔静坐,下钓三分雅趣,上钓七分闲情,便得十分的生活悠然。
吾乡岛实景
湖上有嘉院,观月听水声。吾乡的院子,方寸之间,围合一方天地,上承中华人文居所,下启当代风雅生活。闲时信步庭院,栽花修竹,烹茶品茗;偶或挥洒笔墨,写一首诗,填一阕词,绘一幅山水;遂抵进今古人文的清逸与厚重间,探寻一种精神情结。
择吾乡的湖居生活,俯揽一湖清景,回归家国情怀,重拾人文归心。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