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地产债发行1400亿,二季度政策加码下,高票息地产债迎估值修复窗口

搜狐焦点贵阳站 2025-04-14 09:21:5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地产债发行170只合计1400.07亿元,净融资-2,986.15亿元,发行主体多为央国企大型房企。分析人士表示,2025年“稳住楼市”是政府的重要目标,政策层面对房企偏利好…

来源: 财联社

近期土拍市场热度不减,叠加多地密集出台购房补贴新政,市场对“稳楼市”的信心提升。此外,近日多家发债房企年报数据出炉,显示亏损状况有所改善,行业风险出清速度有所加快。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这些因素或推动地产债估值修复,估值波动风险相比其他产业债的劣势可能在缩小。相比其他行业,地产债的收益率较高,随着政策加码,其信用利差预计将迎来修复机会。

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地产债发行170只合计1400.07亿元,净融资-2,986.15亿元,发行主体多为央国企大型房企。从整体存量来看,据华西固收团队统计,随着地产债供给结构主体向央国企转变,目前央国企地产债余额约9547亿元,占比已高达87%,行业风险出清临近尾声。

以时间换空间,房企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目前,部分发债房企年报数据出炉,显示亏损状况有所改善。

比如,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和深圳市龙光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龙光控股),前者年度净利润为-110.54亿元,同比亏损大幅缩窄91.23%;后者年度净利润为-76.29亿元,同比亏损缩窄也达到15.04%。

财联社注意到,该两家债务高企的房企近期均就债务重组方案也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

如碧桂园今日披露,公司已与境外债专案小组部分成员协定并签署重组支持协议主要条款,占现有债券债务本金总额的29.9%,按碧桂园公布的最新数据,本次重组本金连同相关所有应计未支付利息(包括违约利息、计划索偿额),整体未偿还本金总额约140.74亿美元,而龙光控股此前已就其219.62亿元境内债,提供了折价购回、资产抵债、债转股、特定资产和全额展期留债等五个选项供投资人选择。

分析人士表示,2025年“稳住楼市”是政府的重要目标,政策层面对房企偏利好,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房企债务重组方案逐步落地,地产债整体违约风险也在下降。

高票息地产债迎估值修复窗口

今年以来,地产债供给主体向央国企转变,从债券投资角度而言,风险或得以缓释。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地产债发行170只合计1400.07亿元,净融资-2,986.15亿元,发行主体多为央国企大型房企。

据华西固收团队统计,目前央国企地产债余额约9547亿元,占比已高达87%,境内债未出险且有存量债的民企和公众企业仅剩16家,行业风险出清或临近尾声。

不少机构人士指出,房地产新周期开启的信号或已经出现,从往年来看,4月地产数据往往表现出季节性回落,若要托住当前来之不易的市场形势,一鼓作气支持房地产“止跌回稳”,二季度出台更多政策助力是合理的。

“这对于地产债利差修复带来利好”,华西固收分析师姜丹表示。在姜丹看来,地产债信用利差的修复往往需要三个条件,最关键的是政策放松和支持,其次是风险事件平息和地产销售回暖。从历史上看,2022年11月推出支持房企融资的“三支箭”政策,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中旬,伴随理财赎回潮后信用债修复,地产债信用利差均迎来利差修复机会。

“地产债供给缩量的稀缺性,地产债估值波动风险相比其他产业债的劣势可能在缩小,相比其他行业,地产债的收益率水平较高,目前收益率集中在2.2%-3%区间”,姜丹表示,且地产债发行以3年期及以内品种为主,久期风险也比较可控,挖掘性价比抬升。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