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又多了一种选择​ 多地加速推进配售型保障房供应

搜狐焦点贵阳站 2025-02-25 11:21:5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从此次会议的内容来看,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尽快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制定适用于本市县的统一配售条件和标准,明确保障对象、准入条件、轮候排序、退出机制等管理流程和政策指引,并建立常态化的申请受理机制和…

来源:新京报

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是构建房地产新模式的关键环节。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再次部署,加大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

此前,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并加大配售型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从各地的经验来看,配售型保障房模式是否形成?推广配售型保障房将对商品房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多地明确配售型保障房规划

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当前许多城市的重要任务。2月1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现场会上强调,各地要加快推进轮候库建设,加大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

从此次会议的内容来看,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尽快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制定适用于本市县的统一配售条件和标准,明确保障对象、准入条件、轮候排序、退出机制等管理流程和政策指引,并建立常态化的申请受理机制和部门联合审核机制。同时,要根据本地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需求,研究制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行动方案,将轮候需求纳入年度建设筹集计划。

早在2023年,《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文件发布,标志着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成为继保障性租赁住房之后,保障房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原有的住房保障体系是以公共租赁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体。

在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背景下,2024年12月24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配售型保障房要加大力度”,以帮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群体实现安居。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启动的信号。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各地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方面已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和目标。例如,天津市2025年将稳步发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并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目前规划和开工的配售型保障房项目已达8个;济南市计划在2025年开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销售,预计将有3000余套房源达到预售条件,并以“保本微利”的价格进行配售。

此外,辽宁省计划在2025年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南宁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准购资格报名在2025年1月启动,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房源即将开售。

轮候库利于配售型保障房供给和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与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做好对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和完善轮候库信息系统,确保轮候库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充分利用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平台,填报项目开工、建设、收购、配售和轮候等情况,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更新及时。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轮候库的建设,是摸清了轮候对象的相关住房等情况。其既深刻把握了保障房对象的相关需求,也立足于需求信息,利于后续产品供给和分配等。此外,轮候库的建设,对于发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惠民生、促转型、稳经济等多重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严跃进认为,轮候库本质是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因此增强系统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建设非常关键。除了轮候对象的个人信息更新以外,也要加强各类外部信息的监测。比如说,要把普通商品住宅、法拍房、二手房等市场信息纳入管理体系,更加主动地把握需求变化,确保数据精准。

从各地实践来看,青岛市建立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管理制度,开发建设了轮候服务系统,基本实现申请“一网通办”、审核“秒审秒批”、数据“实时共享”。截至目前,已有2700户家庭纳入轮候库排序。

据悉,青岛市已印发实施方案、配售方案、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文件,形成“1+N”政策体系。还有更多城市正在建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体系,比如,2月18日,《毕节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

作为首个发布相关管理办法的一线城市,去年底,《广州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发布,要求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得变更为商品住房上市交易。

从目前来看,多地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来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例如,辽宁省指出,2025年将运用相关专项资金,对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给予支持。各地区选定地方国企作为收购主体,按需采购,按保本微利的原则配售。

在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看来,通过收购市场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房,可以加快保障房供应,还可以有效去化市场库存。在各地快速推进配售型保障房建设的情况下,“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建设有望更快实现。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配售型保障房的增多,预计将对商品房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其价格优势可能吸引部分刚需群体。但总体而言,保障房与商品房将形成“双轨制”发展模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