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南明:社区服务暖民心

焦点看贵阳 2021-07-26 17:05:1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城市社区新风貌”

作为贵阳市老城区的南明区,在社区治理上作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一个个社区工作者投身一线解决治理“难题”,做好做实社区公共服务,不仅帮助社区环境实现了大变样,而且也带动了居民自我管理意识,助推和谐社区变得越来越美好,邻里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田碧霞正在介绍小区情况。人民网 唐杰摄

闲不下来的老大姐田碧霞

花果园街道办事处遵义中路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田碧霞,凭着对街坊邻居的一腔热忱,33岁时开始投入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如今已是第十七个年头。“2014年,我来到刚成立的遵义中路居委会,想为群众多做点有意义的事。”田碧霞说。

花果园遵义中路居委会与传统居委会不同,这是一个管理体量大且居住人口多、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的新居委会。“成立之初,最难的是统计基本人口信息,仅靠‘一张嘴,两条腿’,一层楼一层楼地入户统计,由于这里流动人口多,可能今天刚录了这户人家,第二个月就搬走了,录入的数据往往差距很大。”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田碧霞说道。

现在不一样了,遵义中路居委会成为了贵阳市最早一批“数治小区”进行试点建设的社区之一,用大数据更好地实现了社区管理。闲不下来的田碧霞也有了更多时间,经常同其他社区工作者到社区走走转转,除了关注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等状况,辖区内的三个特困老人更让她们牵挂。

“一旦遇到下雨、凝冻,你要是见不到他,心里就会慌,排名前列时间就得给这几位老人打电话。同时,我们也会嘱咐他们要买菜的话,可以打电话给我们,买好给他们送上楼……”田碧霞说,作为最接近居民群众的基层工作人员,更要去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踏踏实实为民干实事、干好事才是硬道理。

龚继章(左)正在陪爱人学习。潘峒旭摄

爱管闲事的老党员龚继章

在南明区国际城,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就爱管点闲事,见到哪里卫生不干净,遇上经营户占道经营等问题,他都要上前管一管,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左邻右舍都赞不绝口,他就是太慈桥街道办事处国三社区的老党员——龚继章。

“10多岁的时候,我就父母双亡了。我的一生都是在党和政府的培养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1946年5月出生的龚继章退休后,就当起了爱管闲事的“老头”,甚至连小区附近的网吧他都熟悉,孩子们放学、放假时,他总会过来转转,劝导未成年人不要上网。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现在我已经70多岁了,我还要感恩、要报恩。”龚继章表示,要用身边关心的一点一滴小事,让生活充实并且充满乐趣和成就感,他还要继续在志愿服务工作里发光发热。

陆军正在做志愿服务。新华路街道办供图

“专注小事”的志愿者陆军

“以前我总觉得居委会就是一些零碎又婆妈的事。退休后,接触这些居委会的同志,才觉得他们挺不容易,做久了公益志愿服务,逐渐让我觉得,这些人值得敬佩。”陆军加入到新华路社区居委会的志愿者服务行列已有10余年,如今专心做起了社区的“小事情”。

出出黑板报、捡捡烟头、教教社区小朋友们书法、夜间的巡查、河道的维护……陆军在志愿服务的社区生活里,不断给自己找新的位置,“我虽然退休了,但是退休不褪色。现在就是想在发挥余热的同时,也使我的退休生活焕发出青春的光彩。”陆军微笑着说道。

社区是城乡“细胞”,百姓生活的点滴小事,承载民生、凝聚民心,许多像田碧霞、龚继章、陆军一样的基层工作者,默默地在岗位上用平凡的付出,将一桩桩、一件件“小事”办好,让社区治理变得越来越美好。(实习生 唐杰)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