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从“一张白纸”到拥有31个“国字号”招牌

搜狐焦点贵阳站 2018-09-19 17:49:4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从1.31平方公里起步,几乎没有产业和建筑,到成为贵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西南地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用26年时间实现了“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一张蓝图”的梦想。

从1.31平方公里起步,几乎没有产业和建筑,到成为贵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西南地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用26年时间实现了“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一张蓝图”的梦想。

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贵阳高新区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起步、转型、腾飞三个阶段的蜕变。如今的贵阳高新区高楼林立,大数据、高新产业成为“特色名片”,拥有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大数据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大数据孵化器等31个“国字号”招牌,在147个高级高新区综合排位中居第41位,成为全国位次上升较快的高级高新区之一。

(图为:图为航宇科技生产车间一角 )

贵阳高新区培育出航宇科技航空锻造智慧工厂等一批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

起步:瞄准高新产业招商引资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贵阳高新区呱呱坠地。“产业是园区的立区之本。从一开始,贵阳高新区就瞄准‘高’‘新’产业进行招商引资。”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黄薇说,那个年代,电子元器件、医药产业、制造业是重点产业,因此,这些产业都是那时的招商重点。

随着路网、桥梁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2004年,金华电子作为当时非常高端的工业项目,排名前列个落户金阳园区,生产液晶电视表面涂层材料。同时,贵阳高新区引进了神奇、汉方等一批健康医药企业。

作为孕育高科技、新技术的孵化器,贵阳高新区还孵化了雅光电子、贵州航宇科技等一批如今的“明星企业”。然而,很难想象,雅光电子、航宇科技等很多企业都是当初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要淘汰的项目。2006年,国营第八七三厂正逢企业改制及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整体债转股之机,一条车用整流组件手工作坊线因产品质量不高,年年亏损被剥离出来,是改革谋生路还是坐以待毙?这条线上的38名职工满脸愁容。

借助贵阳高新区发展的机遇,雅光在敢闯敢试中收获了“别样的风景”。2006年,当时的车间主任杨华(现总经理)、财务部副部长杨成斌(现副总经理)和3名技术员,带领33名职工随这条生产线在贵阳高新区落户。

雅光落户后,贵阳高新区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38名国企职工与原国企彻底断奶断粮,自谋生路,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通过转变国企职工理念,将顾客当成真正的上帝,做好产品与服务;技术员们通过上千次实验研发出当时接近国际较高水平的“雅光牌”汽车发电机专用雪崩二极管生产线,进入了汽车发电机制造商的全球合格供应商名单,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图为顺络迅达公司的智能生产线)

转型:“退二进三”的产业调整

随着金阳片区的飞速发展和贵阳北站的建设,贵阳高新区调整战略布局,对金阳园区“腾笼换鸟”“退二进三”,金阳园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三产;将工业往北部迁移,并于2008年获批开建沙文园区。

“把工业用地规划成商业用地,腾笼换鸟,2013年开始,我们开始大规模修建写字楼,释放空间,退工进商,金阳园区里十栋写字楼同时开建,这些空间为今后贵阳高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聚集双创企业提供了空间。”黄薇说。

如今,贵阳高新区这片沃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创新创业。金阳园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特色,聚集了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贵阳高登世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沙文园区则定位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检验检测产业、数据中心等第二产业。

雅光作为工业企业,本属于“退二”范畴,但由于当时刚刚转型成功,一旦搬迁,极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贵阳高新区站在企业的角度充分考虑后,决定让雅光留在金阳园区。同时,雅光将重点放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在行业的地位不断提升,2008年,雅光成为汽车发动机专用二极管行业标准主持起草单位;2009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雪崩二极管项目被评为“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腾飞:大数据企业“井喷”增长

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也是在这一年,贵州省、贵阳市定下了发展大数据的战略目标。贵阳高新区迎合“大数据春风”“双创浪潮”,选择了和全国所有高新区都不同的大数据之路——

聚焦实体经济,推动大数据+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聚焦园区建设,全力开创提档升级新局面;聚焦招商引资,全力实现项目引进新突破;聚焦双创示范,全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聚焦改革创新,全力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聚焦人才引育,全力构筑人才聚集新磁场;聚焦国际合作,全力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聚焦营商环境,持续打造“五较新绿洲”……贵阳高新区步入腾飞阶段,注册企业数量开始“井喷”增长,注册企业达1.83万余户,其中2014年底以来新增的企业就有1.15万户。

如今,贵阳高新区沙文园区的规划用地已基本用完,园内有以黎阳航空发动机制造为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上企业超10户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以时代沃顿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顺络迅达、达沃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近5平方公里的“最强大脑”贵州科学城里,还形成了集科技研发、测评、检测等检验检测产业……

乘着大数据的东风,位于金阳园区的雅光电子更是走上智能制造的道路,其生产出来的新品MCDA、CP、磁阻传感器填补了国内少有,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法国法雷奥(Valeo)、美国博格华纳、德国马勒、锦州汉拿集团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今年9月,位于沙文园区的雅光电子“大数据+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主体封顶,新建的4条汽车发电机整流二极管智能化生产线站在了全面进入高端市场的新起点上。“雅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11年来,总资产增长了44倍,年年盈利,客户遍及全球,产品即将为高端车型配套。”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席建军自豪地说。

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从一张白纸到拥有31个国字号招牌的贵阳高新区,仍在砥砺前行。围绕贵阳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贵阳高新区将继续狠抓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针对龙头企业抓提质增效,运用大数据+智能制造,提升产业水平;针对重点企业实施产业链补齐,围绕企业上下游配套,壮大产业;针对双创企业进行培育,推进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速度。

来源:贵阳日报

搜狐焦点编辑:黎康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