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应两集中 对贵阳是“好事”

搜狐焦点贵阳 2021-03-02 10:23:0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不管从那个角度说,对购房者以更低价格买到房子的“初心”而言,这都是一件好事。

最近,地产圈讨论最激烈的话题,莫过于“土地供应两集中”后的楼市走向。

今后的土地出让,将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

实行土地出让两集中的城市,包含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等18个二线城市,总共22个。

“幸运”的是,贵阳并不在这份名单中。

2020年“三道红线”;2021年初,对经营贷流入楼市进行核查;土地供应“两集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年的楼市调控,在不断升级,对楼市所有参与者而言,都无法置身事外。

土地供应两集中后,开发商一年仅有三次拿地机会。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一举措,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实力强大的房企,拿地机会更多,中小房企的拿地压力,将变得更大。

品牌房企资金充裕,在土地大规模集中供应时,更有资本和底气获得符合自身战略定位的土地,也有更多选择面。

但中小房企因为资金压力过大,在与大型房企的直接对抗中,很容易败下阵来。

用通俗的话说,只能吃点别人剩下的。

另外,土地供应两集中后,开发商的投拓岗,也面临巨大挑战。

新规以前,投拓岗的工作节奏按部就班,但新规以后,你需要了解清楚每幅地块的具体情况,竞争者有多少。工作将变得更为具体和琐碎,还不一定能换回好结果。

很有可能,你所有的努力都只是换来个寂寞。

同时,房企对投拓岗的人才需求也会更高。划水、喝酒就能拿地的美好日子,可能一去不返。

从另一个维度说,土地供应两集中,也对22个城市的土地供应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果供应规模拿捏到位,土地品质足够平衡,那么对“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将是有效的尝试和践行。

开发商根据自身的实力、规模,各归其位,各拿其地,能有效避免房企扎堆抢地,减少土地溢价率,从供给侧平抑房价。

如果土地供应量不足,或者供应土地的品质平衡性掌握不好,也极有可能出现开发商扎堆抢好地,区位较差的土地,无人问津的情况。

很多声音普遍认为,新规施行后,当开发商在这22个城市拿地变得困难,可能会退而求其次,大规模进入没有施行新规的城市,掀起新一轮土储竞赛。

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规对其他城市的影响,也分两种情况。

三四线城市,开发商进驻的意愿本就较弱,新规对当地楼市影响有限。但对诸如贵阳这类没有施行新规的二线或省会城市,可能会迎来更多房企的关注。

根据贵阳市2020-2022年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刨去2020年拟储备的37735.58亩,今明两年,还有82182.44亩土地待储备。

根据上述数据,贵阳未来两年土地供应量依然较大。

这意味着,贵阳的土地供应量能承载起,大量因新规进驻贵阳的开发商,开启土储竞赛,市场上的新项目将越来越多,竞争也将变得更为残酷和激烈,以价换量的模式很有可能还会持续。

但不管从那个角度说,对购房者以更低价格买到房子的“初心”而言,这都是一件好事。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